一、监护权被剥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在监护权被依法剥夺之后,原先的监护人将无法继续就被监护人的人身健康、财产权益等事项享有法定的监护责任及权利。在此种情形之下,被监护人有可能会被指派新的监护人以承担起相应的监护职责。这种变动无疑将会对原监护人与其子女之间的亲情纽带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原监护人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或者永久性地丧失其与被监护人相关的部分权利,例如探望权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六条
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
(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
二、监护权被撤销后孩子抚养权归谁
监护权被撤销
三、监护权被撤销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监护权被撤销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方面:根据《民法典》,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等行为的,人民法院经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申请,撤销其监护权,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撤销监护权后,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被撤销监护权的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至被监护人成年为止。这些规定旨在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监护权被剥夺后,原监护人不再对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方面具有法定的监护职责和权利。被监护人可能会被指定新的监护人来履行监护义务。这可能会对原监护人的亲子关系产生影响,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原监护人可能会在一定期限内或永久失去与被监护人相关的一些权利,比如探视权等。